跨越生命寒冬 他战胜病魔重返工作岗位
2025年6月3日,初夏的晨光洒满设计楼办公室。杨天尧轻拂键盘上的浮尘,敲下了重返工作岗位后的第一个字符。这一刻,距离他因重病暂别岗位,已过去一年半的时光。
时间回溯到2023年冬天,正值梅山灌区设计项目攻坚的关键时期,坚守在娄底工地的杨天尧突感不适,持续高烧后被湘雅附二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。病榻之上,他心中牵挂的仍然是项目进展,在给室主任的电话中,他强忍哽咽,话语却异常坚定:“梅山项目1月10号要出成果,我这一病耽误了进度……给我一年时间,我一定重返岗位!”这不仅是对工作的承诺,更是他对健康生活、对事业、对守护江河安澜使命的深切渴望。
此后,他踏上了与病魔艰苦卓绝的抗争之路。从湘雅附二医院初期的化疗,到2024年1月为寻求更大希望转至河北陆道培医院。在国家骨髓库未能找到匹配供者的困境下,年近六旬的父亲毅然挺身而出,为儿子撑起了生命的穹顶。2024年4月,承载着深沉父爱的造血干细胞,成功移植入体内。这不仅是一次生命的接力,更是一曲血脉相连、共克时艰的动人篇章。
当杨天尧推开熟悉办公室门的那一刻,早已等候的同事们用热烈的掌声和温暖的目光迎接他的归来。水利水运设计院副院长谢育健代表全院向他送上鲜花,并殷切叮嘱:“天尧,欢迎回家!身体永远是第一位的,健康是我们重要的蓝图。”杨天尧微笑点头致谢,指尖轻触熟悉的键盘,屏幕上梅山灌区的设计图再次展开,仿佛一条被重新疏通的智慧之河在眼前奔涌流淌。窗外蝉鸣声声,灌入夏的生机,与他内心澎湃的潮汐共鸣。
从2016年加入水利水运设计院以来,涔天河、毛俊、犬木塘、梅山灌区……这些由他青春参与丈量、倾注心血的水利工程,早已成为他职业信仰的深刻烙印。今天,这位曾以图纸引导江河的工程师,以生命为笔,在命运的考验中顽强绘就了重返岗位的轨迹——他那不屈的身影,本身就是一条壮阔的生命之河:它源于坚韧的意志,穿越病痛的险滩,最终以不可阻挡之势,重新汇入服务水利事业、润泽大地的使命海洋。
欢迎回家!
来源:水利水运设计院
通讯员:胡宏
审核:李强
编审:周旋
审定:孟熊
用户登录